大学生消费金融风险及防范建议 一、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进展现状 1987 年,银行推出耐用消费品信贷业务开启了我国的消费金融时代,至今已有二十多年。2024 年,以“分期乐”和“越分期”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把为个人消费者提供小额信贷的分期贷款服务作为公司服务的目标,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正式拉开序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进展,各大消费金融机构开始思考如何将互联网与消费金融相结合以开拓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据艾瑞咨询《2024 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24 年、2024 年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大增,2024 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 4.4 万亿元,增长 904.0%。金融理念的渗透使得更多用户接受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得到空前进展①。自 2024 年 6 月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法律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银行信用卡业务逐渐退出大学生消费信贷市场,这也使得大学生金融借贷市场成为空白,给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制造了机会。根据艾瑞咨询《2024 年中国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讨论报告》的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4524 亿元,同比增长 4.7%,呈增长趋势(如图 1 所示)。大学生这个巨大的市场催生了一批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分期购物平台,如爱学贷、分期乐。而后,京东金融针对大学生推出了“校园白条”,其信用额度最高可达 8000 元,大学生拥有先消费后付款的 30 天免息特权,并可选择最高 24 期的分期还款;办理此业务的在校大学生也可独家享受京东个性化定制服务。阿里巴巴集团也开发出蚂蚁花呗,以 25 岁左右的年轻客户为目标人群,消费者开通蚂蚁花呗后,通常将获得 500~50000 元不等的授信额度。用户在消费时,也可以预支蚂蚁花呗的额度。随着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和产品的不断扩大和升级,大学生互联网消费产品和服务也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根据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主体的不同,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主要分为四类:电商平台模式、分期购物平台模式、P2P 贷款平台模式和消费金融公司模式。大学生消费的互联网平台多种多样,但是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是网络分期平台和电商平台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模式。第一,电商平台模式是指电子商务公司采纳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为购买电商平台的自营商品或电商平台商户的商品的消费者提供的分期付款或小额贷款的金融模式[1]。其优势在于积累了大量用户信息,如消费习惯、个人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