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创业金融支持讨论 一、引言 2024 年 10 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发布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其中指出“重点指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2024 年 5 月,人社部发布了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到对大学生创业给予金融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享受注册资金优惠、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多渠道建立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多渠道拓展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2024 年 10 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对大学生创业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即便如此,大学生创业比例仍然偏低,根据麦可思的调查显示,2024~2024 年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2024 年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仅为2.9%,远低于国外 10%~20%的水平。 二、大学毕业生创业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低,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高校创业教育不足、资金缺乏、风险承受能力弱、家庭背景和经验欠缺等,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资金缺乏,对大学毕业生创业给予金融支持政策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一)创业贷款额度缺乏灵活性。地方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创业贷款普遍限制在几万元的小额贷款范围之内。但大学生一般创业项目所需资金通常远大于这个数额,如在重庆,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在 2 万元以内,大学生自主创业并能吸纳两个以上下岗失业人员的,贷款额度可增加到 5 万元。而在重庆市区,租用办公场所,购买基本办公设备用品,2 万元所剩无几,后续运作资金则主要依靠创业者自投资金。若后续自投资金跟不上,创业初期生存和进展则更为困难,创业失败的风险显著增加。大学毕业生创业贷款额度缺乏灵活性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财力的限制。大学毕业生创业贷款往往由当地政府给予担保,就是将贷款最终风险转移给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由于财力有限和防范大学生创业者道德风险的需要,缺乏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担保的能力和意愿。(二)大学毕业生创业资金来源渠道有限。据有关调查,有33.33%的大学生认为资金不足的最重要问题是融资渠道单一。大学毕业生创业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自有资金。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毕业生可以依靠家庭财力的支持,这部分学生创业压力也最小,没有外债的偿还负担,创业失败了也不担忧后续信用问题;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