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剧增理论论文 一、引言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尤其是进展中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而选择各种形式的弹性汇率制度,与此相伴而来的现象是,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量也迅速增加。这与传统的国际储备理论,即一国转向浮动汇率制度,将大大减少其对外汇储备的需求相悖。同样,我国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恢复之后,经济进展迅速,外汇储备从 2001 年开始快速增长,截至 2024 年 10 月底已经突破 1万亿美元大关。如此多的外汇储备引发了许多的担心和争论,认为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过大,给经济进展带来了冲击,另外也使国家承担了过大的外汇风险,等等。本文将对我国外汇储备剧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以及资本国际间高速流动的前提下,我国持有大量外汇储备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我国外汇储备剧增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面临着外汇短缺的困难,外汇储备规模相当小,即使有些年份有少量的增长,这种增长也是非持续的。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进展,外汇储备也经历两次高速增长的时期。第一次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1994-1997 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外汇储备终于摆脱了十余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出现了连续四年的高增长。第二次发生在 21 世纪之初。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恢复之后,我国的外汇储备从 2001 年开始快速增长;到了 2024 年底外汇储备余额已累计 8188 多亿美元。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 90%是在最近 10 年迅速积累的,并且在最近两年中以每年 2000 多亿美元的速度猛升。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1.外汇储备剧增是我国长期以来鼓舞出口贸易以及吸引外资政策的结果。建国初期,我国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进展的重大任务,许多原材料、机器设备等都依赖进口,而外汇奇缺。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制定了“鼓舞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来换取更多的外汇。这一政策解决了外汇短缺的部分问题,也对后来的出口贸易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出口退税政策、关税政策等方面,给予出口企业很多优惠,鼓舞其出口;另外,我国多年受内需不足的困扰,大部分的贸易商品都出口国外,形成了巨大的贸易顺差尤其是货物贸易顺差而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从 2024 年上半年的国际收支情况了解到,上半年常常项目顺差 916 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 800亿美元,占国际收支顺差中最大比重,对外汇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