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权审批管理制度 处方权审批制度 1、根据《医疗机构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证书,经注册后并在我院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师才具有药品处方资格。 2、医疗专业毕业生,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并注册在本院从事临床工作,经过业务培训并考核合格,由科室主任提出申请,填写《执业医师处方通知表》,院长审批后,方可享有处方权。 3、获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或经中医培训的西医人员经考核审批后,具有中药处方权。 4、主治医师以上,经卫生局毒麻药品处方资格培训,取得毒麻药品处方资格,具有麻醉药品处方权。 5、凡具有各类处方权的医师,均需在办公室建立处方权签字留样登记,并转相关科室留存。处方权医师的签字留样,必须正规书写,能正常辨认。 6、凡因工作调动,退休、调离、辞职等各种原因离院,办理离院手续时办公室均应注销其处方权,并通知相关科室。 7、进修医师、实习医师、试用人员、执业助理医师不享有处方权,须在带教医师指导下开具处方,经执业医师审查并签字后方为有效。 8、除享有中药处方权的医师,其余人员均不得开中药处方(中成药除外)。 9、除享有麻醉处方权的医师,其余人员均不得开麻醉处方。急救时,值班医师可按病情需要使用麻醉药品,用后及时由具有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补签处方。 1 抗菌药物相关培训和处方权授权制度 医院定期对全体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和法律规范化管理的培训。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一、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和法律规范化管理培训和考核内容应至少包括: (一)《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国国家处方集》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法律规范性文件; (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及管理制度; (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四)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 (五)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四、临床使用特别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临床使用特别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认定的会诊人员会诊同意后,由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门诊处方不得开具特别使用级抗菌药物。 特别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丰富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