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一、官职沿革(一)官职制度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V”,错的打“X”。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V)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V)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V)[拓展]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I 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 |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 |[一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郎。—_4.(2016•全国卷 II)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V)5.(2016•全国卷 III)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X)r 一[拓展亍一…“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我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 I 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6.(2015•全国卷 I)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V)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V)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X)「[拓展]“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I 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 I[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一-…-_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V)「[拓展]“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 1[一婚娶,不赴宴,还应考,…以尽孝道。—_10. (2017•全国卷 I)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