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研发人员创新水平思考即使我国一直是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但是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R&D)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员仍然不足,是人才队伍的“短板”。至 U2009年中国从事 R&D 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了 182.3 万人/年,超过了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但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数相比美国仍然太少,成为最紧缺的人才[1]。随着经济世界一体化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成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表现。研发人员的创新水平的开发不但是个人水平的提升,而且是企业实行创新活动成败的关键。在管理学视角下,管理大师PeterDucker 曾说过:创新是能够而且是应该训练和学习的]1]。经典理论与很多创新型企业的成功管理实践都证明:人的创新水平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培训后可得到大力开发与提升。所以在大力提升我国 R&D人员数量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创新人才质量的培养,所以对我国企业研发人员的创新水平实行开发和管理的创新性研究对我国当前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1 企业研发人员的特点分析研发人员作为企业的特殊群体,利用其拥有的创新知识和开发应用水平,创造出不同的研发成果。一旦他们的研发成果与企业的其他资源有机结合,就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带来利润,并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2]。研发人员除了创新和开发水平为显著特征,还有其他特点:①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素质,主要从事脑力劳动,智力含量高。②工作过程难以直接监控,工作时间无法估算,工作成果难以确定。因研发人员的工作主要为脑力活动,劳动过程是无形的,且工作无确定的流程和步骤,有时为了保持思维的连续性,研发人员需要不分昼夜加班加点,而企业的研发成果往往是团队成员的智慧的结晶和努力的成果,团队成员个人的贡献无法精确确定。③研发人员工作压力大。为了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研发人员需要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尽早尽快研发出新产品。④研发人员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注重强调工作过程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这些独特的特点决定了企业研发人员管理的难度。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长期坚持“创造工程”课程培训,跟踪调查结果显示:那些通过“创造工程”培训的毕业生发明创造和获得专利的方法的速度,平均几乎比未经训练的人高出 3 倍。国外相关个人的创新水平(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绝大多数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