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文档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M3)【概述】1986-1988 年 全 国 白 血 病 发 病 情 况 调 查 显 示 , 我 国 白 血 病 的 发 病 率 为 2.76/105, 其 中 急 性 髓 细 胞 白 血 病(Acutemyeloblasticleukemia 年发病率最高,达 1.62/105(美国为 2.25/105),约占所有白血病的 58.7%,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cyticLeukemia,ALL)不同的是 AML 以成人多见(成人急性白血病中 ALL 占 20%AML 占 80%),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渐次上升,20 岁以下的年轻患者仅占全部 AML 的 5%,一般过 40 岁后发病呈指数增加,而 50%以上的 AML 年龄》60 岁,中位发病年龄为 60~65 岁。两性发病率相比,则男性比女性略高。我国调查资料也证实 AML 的发病率高峰在 60-69 岁,50 岁以前两性发病率基本相似,至老年期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临床表现】一、贫血如苍白、无力、心悸、气短等,老年病人贫血更为多见。少数病例可在确诊前数月至数年先出现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anemia,RA),以后再逐渐发展成 AML(但绝少发展为 ALL)。发生贫血的原因有:由于正常造血干细胞因白血病克隆增殖而受抑,红系祖细胞对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反应性降低,骨髓微环境破坏,使红细胞生成减少;出现无效红细胞生成;合并明显或隐性溶血,红细胞寿命缩短;合并急、慢性失血,或脾功能亢进等。二、发热和感染发热是初诊尤其是化疗骨髓抑制期患者的常见症状,其原因主要是感染,感染可发生在体表、体内任何部位。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功能缺陷,化疗和皮质激素的应用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皮肤、黏膜(口腔、胃肠道等)出血、溃疡导致屏障破坏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三、出血约 60%的初诊 AML 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皮肤黏膜(鼻、口腔及牙龈)出血最常见,眼底、球结膜出血较易见,女性可有月经增多,血尿较少见,但镜下血尿不易被发现,严重的胃肠、呼吸道和颅内出血虽不多见却常是致死的原因。急性白血病出血的机制比较复杂:骨髓衰竭导致血小板减少最重要的原因。通常血小板<20x109/L 时多伴高危出血倾向,若合并全身感染或严重贫血时更可加重出血;化疗、细菌内毒素和白血病细胞浸润损伤血管内皮以及凝血障碍都是引起出血的原因。AML-M3 亚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出血比ALL 和 AML 其他亚型更严重而多见,其明显出血往往与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不相适应,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