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告知与知情同意制度目的为增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充分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权利,支持和促进患者和家属参与治疗过程。、范围适用于全院医护人员实施知情告知管理。、定义知情权:是指患者和家属拥有的知晓与其诊疗过程相关内容的权利。知情同意:是指医务人员向患者提供医疗信息、帮助患者理解医疗信息、获取患者医疗授权并履行书面签字的法定工作程序。、要求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形式患者知情同意的告知形式分为公示告知、口头知情告知和书面三类。公示告知通过公示栏、显示屏、网站、标识等形式,将医院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医院的介绍、专家介绍、专科门诊出诊时间、收费情况、各种就医注意事项等,以及各科室根据专业情况普及医学常识的告知形式。口头知情告知对操作简单、无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有创操作或治疗,可口头告知,但告知内容要记录在病程记录中。书面知情同意对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及治疗后果难以准确判断的有创检查、治疗,包括手术、麻醉、高风险药物、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治疗:内镜、穿刺、介入、特殊造影等检查以及参与临床研究和终止(拒绝)治疗等必须履行书面知情同意书手续。医务部、各专业科室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诊疗服务范围,共同制订医院《书面知情同意的操作和治疗目录》书面知情同意告知方式和内容告知方式医护人员要以患者能够理解的方式和语言告知,在书面文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口头解释、图谱、照片、多媒体演示等方法。存在言语障碍时请翻译人员帮助。告知内容需要告知患者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包括疾病诊断和目前的病情及病情的发展。同时鼓励患者可寻找其他医疗机构或渠道进行循证。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同方式的利弊。必要时提供其他可选择的医院治疗方案:告诉病人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使用药物的名称、用法、可能出现的副反应;特殊检查的目的、程序、痛苦程度、结果及所代表的意义;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对人体有无伤害及伤害的程度、检查费用:患者住院治疗的天数、预计费用等;外科手术要告知患者手术名称、方式等:特殊治疗如输血的、可能的不良反应等。不同方案的利弊,治疗发生意外的替代方案。主要负责患者治疗的医师,尤其是主刀医师、特殊诊疗操作医师、管床医师和护士的姓名及技术背景要告知患者。可能的治疗的效果和缺点。预期效果:告知患者治疗效果及治愈的可能性。恢复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可能出现的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