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药理学 重点考点总结

药理学 重点考点总结_第1页
药理学 重点考点总结_第2页
药理学 重点考点总结_第3页
一名词解释1药理学: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2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包括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3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包括药物在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4半衰期:指血药浓度下降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5肝肠循环:是指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大的代谢产物并自胆汁排出后,又在小肠中被相应的水解酶转化成原型药物,再被小肠重新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6生物利用度: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7反跳现象:长期使用受体阻断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疾病的恶化或复发,可能是受体向上调节所致。8二重感染:长期大剂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破坏了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致使一些抗药菌和真菌乘机繁殖,造成的再次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9不良反应:指不适合用药目的而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10耐药性: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11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递减,增加剂量才可以保持药效不减。12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物效应。13肝药酶诱导剂:能诱导肝药酶的活性,加速自身或其它药物的代谢,便药物效应减弱。14肝药酶抑制剂: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降低其它药物的代谢,使药物的效应增强,甚至引起毒性反应。15药物效应:药物作用的结果,机体反应的表现,对不同脏器有选择性。16首关效应: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道,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17 成瘾性:病人对麻醉药品产生了生理、心理的依赖,一旦停药后,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混乱,如停药吗啡后病人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18 受体激动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物质。19 受体拮抗剂: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20 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给药后迅速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而后出现微弱的降压作用。若事先给有 a 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若氯丙嗪)再给肾上腺素,此时由于 B2 受体作用占优势,使升压转为降压。21 抗菌谱: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22 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23 化学治疗:是指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的治疗手段。24 抗病原微生物:是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的总称。25 抗菌药:是指能抑制或杀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