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轴重的不断增加,对线路设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形势下,跨区间超长无缝线路在我段于 1999 年下半年开始铺设,为满足现场铺设的需要,除小型移动气压焊外,法铝焊也于当年开始使用,后来于 2003 年又上马了德铝焊。在探伤过程中由于存在铝热焊焊筋回波及断面形状的复杂,对伤损波形的识别有一定的干扰,所以它的探伤难度较大。从 99 年至今,我段已先后发生铝热焊断轨四次,究其原因:一是当时探伤工艺还不完善,二是由于探伤工业务不精,在作业过程中执行探伤工艺不严。为保证钢轨的绝对安全,必须不断学习和总结铝热焊缝全断面探伤的出波规律,提高业务技术和责任心,方能保证探伤质量。一.探伤一般要求1.对焊缝轨头和轨底顶面距焊缝中心分别为 250mm 和 200mm 的探测面进行备制,清除表面铁锈、氧化皮及其他杂物,使其光洁度能达到探伤要求。2.探头在探测面上的移动速度应小于 100mm/s,相邻两次扫查应有一定重叠,重叠宽度不小于扫查宽度的 15%,,使断面内能得到全面扫查。3.为便于发现缺陷,探伤扫查时宜适当提高探伤灵敏度,但在判伤时应恢复到标准灵敏度。4.探测范围为距焊缝中心 50mm 的区域。二.焊缝轨头的探伤扫查为使钢轨焊缝轨头得到全面扫查,K2.5 探头在轨顶面采用纵向平行扫查和偏角扫查两种方式。1.纵向平行扫查。K2.5 斜探头置轨面上,平行于钢轨纵向作前后扫查,扫查宽度要相互覆盖,探头移动距离为距焊缝中心不少于 250mm。2.偏角扫查。由于轨头顶面作用边呈圆弧状,探头耦合不良,不利于内外侧上角缺陷的检查。探头置轨面上,以外偏 15°角作纵向移动,距离不少于 250mm,利用轨颏反射二次波来检出内、外侧部位的缺陷。3.回波显示。探测铝焊接头时,探头距焊缝中心 100mm 左右,在荧光屏 4.0 左右显示焊筋2轮廓波,大致波位在 3.0-5.0,视灵敏度高低和焊筋形状差异,回波位置和位移会有所差3别。4.焊缝缺陷回波显示。轨头缺陷回波与六型仪器 70°探头回波相类似。当缺陷直径小于声束直径,且距轨颏较近时,伤波与焊筋波同时显示,此时出波位置可能比正常焊筋回波提前或延长。当缺陷距轨颏部位较远时,伤波和轮廓波会交替显示。当缺陷直径大于声束宽度时,缺陷会阻挡超声波的传播,荧光屏上只显示伤波。5.轨头扫查注意事项。(1)注意回波分析。遇有焊筋轮廓波明显延长或重复显示时,应注意分辨,排除因焊筋轮廓不规则或下颏有焊碴等的影响后,多数存在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