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矿井巷道按其所处空间位置和形状,可分为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巷道。2、根据巷道服务范围及其用途,矿井巷道可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三类。3、我国现阶段合理的井田走向长度一般为:小型矿井不小于1500m;中型矿井不小于 4000m;大型矿井不小于 7000m。4、阶段内的划分方式有采区式、分段式和带区式三种。5、国家对采区采出率的规定是:薄煤层不低于 85%,中厚煤层不低于 80%,厚煤层不低于 75%。6、国家对采煤工作面采出率的规定是:薄煤层不低于 97%,中厚煤层不低于 95%,厚煤层不低于 93%。7、根据生产能力的大小,我国把矿井划分为大、中、小三类。8、井田开拓方式按井硐形式可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四类。9、按平硐与煤层走向的相对位置不同,平硐分为走向平硐、垂直平硐和斜交平硐。10、井底车场运输线路包括存车线、调车线和绕道线路等。11、井底车场常用的调车方式有:顶推调车法、甩车调车法和专用设备调车法。12、按照矿车在井底车场内的运行特点,井底车场可分为环形式和折返式。13、按照井底车场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的位置关系,环形式车场可分为卧式、立式和斜式。14、按列车从井底车场两端或一端进出车,折返式车场可分为梭式车场和尽头式车场。15、煤矿井下运输大巷的运输方式有:轨道运输和带式输送机运输。16、轨道运输大巷的轨距一般有 600mm 和 900mm 两种。17、运输大巷的方向应与煤层走向大体一致,为便于运输和排水,其坡度一般为 3‰~5‰。18、运输大巷的布置方式有分层运输大巷、集中运输大巷和分组集中运输大巷。19、井田开拓方式是 井硐形式、 水平数目和 阶段内的布置方式的总称。20、在现生产的采区内,采煤工作面结束前 10~15 天,完成接替工作面的巷道掘进及设备安装工程;在现开采水平内,每个采区减产前 1~1.5 个月,必须完成接替采区和接替工作面的掘进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21、采煤方法是指采煤系统与采煤工艺的综合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22、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地质因素、技术发展及装备水平、矿井管理水平和矿井经济效益。23、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地质因素有:煤层倾角、煤层厚度、煤层特征及顶底板稳定性、煤层地质构造、煤层含水性、煤层瓦斯含量和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等。24、采煤工作面顶板岩石,按照其和煤层的相对位置及跨落的难易程度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三种。24、根据围岩移动特征,可将煤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