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医疗保险改革探究 一、我国城镇医疗保险的历史沿革 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以后,城镇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仍然很低,因此,国家开始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2024 年,国务院讨论通过《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24-2024 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建设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适当提高个人保费的缴纳标准,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险药物报销目录,建立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社区等,提高了医疗保险业的整体水平。 二、制约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的瓶颈 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行社会医疗保险体制存在的矛盾也逐渐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前的社会保险体制下,企业是社会保险制度的主要供款者 根据现行的供款原则,企业的制度缴费率是 28%,其中养老保险为 20%,医疗保险为 6%,失业保险为 2%,再加上国有企业的养老负担,一些企业的实际缴费率甚至高达 50%。高缴费率,一方面大大损害企业的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迫使企业实行拒缴行为,拒缴行为又会威胁到保险制度的资金动员能力,并且增加制度风险。此外,统筹基金起付标准比较高,超过封顶线以上的高额医疗费用负担风险大,参保人的自负医疗费用比例较高,一旦患上大病,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支付不足,参保人不得不付现以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增加了其经济负担。 (二)医院补偿机制的缺陷 医院补偿机制指的是医院获得收入的方式。医院的性质是非盈利性的,其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其他日常性成本通过医疗服务的收费来补偿。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政府对国有医院的补偿规模逐渐降低,追求经济利益成为医院的经营动机。在追求利润的驱使下,医院常常给患者开大处方,特别是国外的进口药品。医院“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严重冲击了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运转。 (三)医疗保险缺乏竞争机制 医疗卫生事业是公共领域,因为它是国民维持正常生存所必需的,同时它也需要政府的干预,假如放任自由,必定损害广阔的城乡居民,进而损害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进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医疗卫生领域就不需要竞争机制,没有竞争就没有进展。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合理竞争,导致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服务价格的目标迟迟难以实现。 三、推动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的对策思路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的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医保政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