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系统讨论论文 1 城市森林的内涵 1.1 城市森林概念的提出 1962 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城市森林”(UrbanForest)这一名词。1965 年,加拿大多 伦 多 大 学 的 ERICJORGENSEN 教 授 首 次 完 整 提 出 “ 城 市 林业”(UrbanForestry)的概念。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对于城市森林的定义为“城市森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讨论潜在的生理、社会和社会福利学的城市科学,目标是城市树木的栽培和管理,任务是综合设计城市树木和有关植物及培训市民”。中国有关学者将城市周围或附近一定范围内以景观、旅游、运动和野生动物保护为目的的森林称为城市森林。 1.2 城市森林的指标 城市森林应有其相应的指标,假如没有指标,城市只有较少树木都可称为城市森林,那么城市森林就失去了其基本内涵。城市森林的指标应包含以下 5 个方面: (1)生物量的主体地位。绿地生态系统中 5m 以上的乔木生物量达到和超过城市绿地总生物总量的 50%。 (2)生态效益的主体地位。森林的吸碳制氧、调节气温、净化环境、保持水土等方面功能居主体地位,功能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功能的 50%。 (3)枝叶覆盖率的优势地位。乔木覆盖面积大于或等于城市绿地总面积的 40%。 (4)景观格局的合理性。景观分布合理,大、中、小型斑块分布均匀,并有绿色廊道连接为一个整体,有利于物种的沟通及生物运动。 (5)经营的可持续性。大小森林斑块应保持地面土壤裸露,防止任何形式的人工硬化,保证城市森林的可持续进展。使叶落归根,形成枯落物层,促进物质循环,保持水土,促使林木天然更新。 2 城市森林建设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进展,城市森林已成为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城市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且直接的调节作用。目前,通过在全国 12 个示范点的城市森林建设,以及对城市森林的建设理论、进展规划、构建模式、树种选择、城市森林功能与效益、评价指标等方面的系统讨论,对我国城市森林的进展起到了巨大示范和推动作用。 城市森林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要体现在以下 5 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讨论表明,一个没有受过污染的区域内人均有 10m2 的森林或 25m2 的草坪,空气就能保持新奇。据日本科学家测算,1hm2 常绿阔叶林每年可吸收 29tCO2 放出 22tO2。针叶林为 22tCO2 和 16tO2,落叶阔叶林为 14tCO2 和 10tO2。另据管东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