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工程监测与反馈技术一 城市地下工程主要特点与施工方法1.地下工程的主要特点 地质条件差 周边环境复杂 结构埋深浅、与临近结构相互影响 围岩稳定性难于推断 2.地下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进展,地下工程开的施工方法越来越丰富,根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机械设备配备等情况,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方法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即:明挖、暗挖及沉管法。具体分类见下图。二 监测的意义与目的1.监测的意义 在岩土中修建地下工程,由于对地下工程设计合理性进行理论分析牵涉问题很多,比较困难,其主要原因是: (1)岩土的复杂性, (2)施工方法难以模拟性, (3)围岩与支护(围护)结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同时考虑城市地下工程的特点,地质条件差、周围环境一般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通过信息化施工,及时了解施工过程中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状态,并及时反馈到设计与施工中去,以确保地下工程施工和周围建(构)筑物安全。作为信息化施工的最基础工作,监测显得非常重要。2.城市地下工程监测的主要目的通过监测了解地层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工程施工对地层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通过监测了解支护结构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及受力状况,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监测了解施工方法的实际效果,并对其进行适用性评价。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相应的开挖、支护参数;通过监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施工及法律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三 主要监测项目1.监测项目分类(1)从考虑地下工程结构稳定及施工对环境影响出发,地下工程主要监测项目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应变监测,第二类是支护结构与周围地层(围岩与结构)相互作用监测,第三类是与结构相邻的周边环境的安全监测。(2)根据监测项目对工程的重要程度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 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多数采纳浅埋暗挖法、明挖法、盾构法这三类方法,其监测内容见下面表格。浅埋暗挖法工程主要监测项目类别监测项目监测仪器测点布置监测频率应测项围岩与支护结构状态地质素描及拱架支护状态观察每一开挖环开挖面距监测断面前后<2D 时 1~2次/d目开挖面距监测断面前后<5D 时 1 次/2d开挖面距监测断面前后>5D 时 1 次/周地 表 、 地 表 建筑、地下管线及结构物沉降水准仪和水准尺每 10~50m 一个断面拱顶下沉水准仪和水准尺计每 5~30m 一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