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讨论 【摘要】文章通过对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梳理,探讨了从指导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着重对指导时间、选题、指导模式、考核方式、答辩细节设置、考核评价主体等提出具体改革意见,以期切实提高城乡规划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毕业设计;城乡规划;教学改革 1.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规划教育面临着从“传统型物质空间形态规划”向“综合型规划转变”、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的局面。如何培育社会转型期需求的高素养、创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是新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教育面临的问题。毕业设计是综合检测城乡规划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使用社会综合调查方法,及运用规划设计能力解决工程实践具体问题等方面的关键教学手段,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历来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为例,分析现状存在的不足,尝试探究出一条符合当前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实际的教学改革之路。 2.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毕业设计题目来源存争议,讨论方向不丰富。目前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选题主要存在三种形式,即真题真做、假题真做、自定自做。从锤炼学生专业能力角度出发,最佳毕业设计应是真题真做。但限于指导老师自身科研业务开展情况和学生生产实习单位等原因,每届中都存在部分同学无法接触到“真题”,甚至一些同学迫于毕业压力等原因,“闭门造车”式的自定自做。纵观 2024 届毕业设计题目,34 名同学的选题方向为修建性详细规划,占毕业总人数的 54.8%,选题方向是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同学占 17.7%,余下为概念性规划、园区规划等类型。结合统计结果及历年情况来看,笔者所在的安徽科技学院城乡规划毕业生选题类型丰富度不够,学生涉猎的讨论方向与城乡规划设计实践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同时,也与当前社会“存量规划”的行业进展趋势相悖。2.2 毕业设计成果缺乏深度调研,成果形式缺乏创新。著名的现代城市讨论和区域规划理论先驱格迪斯,提出了现代城市规划的方法,即“调查—分析—规划”,足见深化的调查分析的重要性。然而,在笔者参加的六届城乡规划毕业设计答辩中,普遍存在实地踏勘走过场,调研分析不深化的情况。没有将周边城市空间分布,交通走向及公共设施分布、当地风俗文化、历史遗迹等做系统的梳理归纳,缺乏深度调研的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