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的震害特点讨论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层建筑结构的震害特点的问题。首先总结了目前工程结构地震灾害的一些可能原因。其次,结合近年来各国发生的一些典型的地震灾害,总结了地震造成破坏的特点。最后,对高层建筑的抗震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 高层建筑;地震灾害;损伤 Investigation on Properties of Seismic Responses ofTall BuildingsAbstract:Th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tall buildingsunder earthquake was illustrated in this study. First summarize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seismic damages of building structures. Furthermore, the observations and collapses of building structures duringmany typical earthquake events were summarized. Last, give some recommendations to the tall building seismic destruction.Key words: tallbuilding; seismic disaster; damage1 引言地震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强烈自然灾害,其在该建筑物的破坏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地震波在地下传播引起造成强烈的地面运动引起。地震对工程结构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强烈地震中,严重损毁许多房屋倒塌,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地球每年平均发生 500 万次左右的地震,其中 5 级以上的地震约 1000 次[1]。其中,震级为 8 级以上、震中烈度在 11 度以上的毁灭性地震约 2 次,震级为 7 级以上、震中烈度在 9 度以上的震约 20 次,震级在 2.5 级以上的有感地震 15 万次以上。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在我国发生的 7.6 级地震,死亡人数达 2103 人,总死伤人数超过 1 万,房屋倒塌上万,造成的震害和对经济的破坏作用十分巨大[2]。可能造成严重危害人类的年均地震约 10 次左右。地震通常可在几秒至十几秒的瞬间释放极具破坏力的巨大能量。由于成灾速度极快,地震发生极具复发性不确定性,这是地震导致严重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地震巨大能量的释放通常是几秒钟至几十秒钟。由于快速成灾,地震复发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是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中国是世界上有地震历史记载最丰富的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约有 4 000 多年。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是明嘉靖四年(1556 年)关中(华县)8 级地震,其震中烈度达到11 度,死亡人数有名可查者就达 82 万余人,是有记录的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