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专业课教学思索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类巨型基础设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西部地区建设,我国西部地区处于高山峡谷和恶劣的气候环境,内外动力作用强烈、水岩相互作用突出、活动断裂发育,具有全球最独特、最脆弱、最复杂的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呈现大型、频发、群发和突发的特点。显然,大型工程建设极易扰乱脆弱的地质环境,而地质灾害则严重威胁重大工程的安全施工和安全运营。为了培育能尽快适应我国西部大开发需求的合格的工程建设者和地质工程师,地质工程专业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注重“形势教育”。让事业燃起激情 对于年青的大学生们,他们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渴望机遇、勇于挑战,显然,处于复杂地质环境的西部开发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难得的专业思想教育素材。诚如国际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界专家们所言,21 世纪全球的重大地质工程与相关科学技术的进展在中国,这给我国的工程科技人员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挑战。对于已从开发型转为消费型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国际著名岩石力学专家石根华博士感慨地喊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如今,密西西比河畔的工程地质圣地(注:原文为“计算圣地,笔者改)已经人去楼空,而踞守东方的中国(注:原文为长江的武汉,笔者改)将会成为国际工程地质界(注:原文为“工程计算界”,笔者改)的新希望。身为美籍华人,但在祖国做短暂客座讨论的老一辈岩石力学专家石根华博士由衷写出“当今中国的工程在世界上是空前的,有的工程甚至可能是绝后的。作为一个工程计算专业人员,我为能够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而荣幸,为能够参加这个伟大的实践而倍感自豪”。这句话笔者深受鼓舞,也信任西部大开发能极大地焕发大家学好专业,献身事业的激情。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的优势,适当地融人西部大开发的素材:西部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和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什么是西部开发和重大工程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西部的地质环境特点和西部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难点以及个例分析等。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西部的地质环境,更深人地体会西部重大工程建设的特点和难点,上述素材均取自著名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基础讨论项目,尤其是由笔者承担或参加的项目,如“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讨论”(973 项目)的立项答辩系列电子文件、小湾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含评审会汇报电子文件,小湾工程坝高 292m,属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拱坝,坝址区基本烈度高达 8 度)、龙滩施工图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