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交学院扩建工程(一期)(一)工程概况创建于 1955 年的外交学院是外交部所属的唯一一所培育外交外事、涉外经济、国际问题讨论、法律人才的高等学校。面对外交学院的现状条件与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国际沟通不断增多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学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昌平沙河高教园区建设新校区。外交学院扩建工程用地位于昌平沙河高教园区,东至南丰路,南至高教园区南三街,西至北沙河中路,北至高教园区南二街。项目用地面积约 28.86 公顷。其中建设用地约 17.82 公顷, 建筑面积一、二期近 11 万平方米,拟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绿色高校校园。1、总体规划设计构思:“极目乾坤,和谐天下,砥砺学问”,是新校园被给予的精彩而准确的文学概括。本设计在构思中将其巧妙转化为规划设计语言。由校园东侧的千人大礼堂至西侧的图书馆以及其后的操场看台,构成校园轴线主轴;在校园主轴线的一南一北,又分别延展了两条辅轴。南辅轴为教学轴,从东侧的教学区一直连接至西侧的办公区。北辅轴靠近北侧大学城内核,为生活轴。本规划整体为一个大的院落,在大的院落之中,嵌套着北三院、南三院共六座小的院落,院落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 南四院为教学、办公区,沿教学轴依次排列。院系办公、教学楼,功能规整而居外,图书馆、信息楼,功能生动而居内。教学和信息楼在东用地集中围合成两个院落,西院为一期,东院为二期。北三院为居住区,沿生活轴依次排列。在东用地上同样围合两个院落,均为本国学生宿舍,西院为一期,东院为二期。西用地为留学生宿舍、接待中心和餐饮中心围合的庭院。餐饮中心既考虑了办公、教学区就餐的距离,又方便了厨房供给线,避开干扰校园内部环境。会堂、图书馆作为校园的主角和灵魂,居于校园东西主轴的两个端点,几乎能够被校园各个重要位置所感知。体育中心位于校园的西北角,结合医务室设计,避开干扰教学和生活。各类小球场或集中或分散,洒落在运动区和居住区之中。本校园采纳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体系。围绕校园外侧,配合周边式建筑布局,设置 6 米宽双向环形机动车道,内部路网仅为步行路、消防车道或临时机动车道路。2、总体规划经济技术指标:a. 工程名称:外交学院扩建工程(一期)b. 建设地点: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校园区c. 建设单位:外交学院d. 总用地面积: 288614.81m2 e. 总建设用地面积:178204.69 m2f. 总建筑面积: 80958.00m2(其中:地上:72599.01 m2;地下:8358.99m2)其 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