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形成性考核册----------------------- -----------------------日期: 1 国际金融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 1(第一章至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外汇缓冲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或临时性向外借款来改变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和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 2.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的统计报表,它系统记录某经济实体与世界其他经济实体之间的经济交易。 3.国际收支平衡表:指一国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根据复式簿记原理对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进行系统记录的统计报表。 4.直接管制:指政府直接干预国际经济交易的政策措施,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 5.国际储备:是由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各种形式的资产,并能在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直接地或通过同其他资产有保障的兑换性来支持该国汇率。 6.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资产当局持有的以国际货币表示的流动资产,主要实行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政府债券等形式。 7.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于 1969年创设的一种账面资产,并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会员国,用于会员国政府之间的国际结算,并允许会员国用它换取可兑换货币进行国际支付。 8.自由外汇:指无需货币发行国有关当局批准,就可以自由兑换其他国家货币的外汇,如以美元、英镑、瑞士法郎、德国马克、日元和法国法郎等货币表示的支付凭证。 9.汇率:又称汇价,指两种货币的折算比例,或者是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的数量表示的价格。 10.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即以单位外币为标准(一、百、万等整数)折算应付若干单位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11.间接标价法:也称应收标价法,指以单位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应收若干单位外币的标价方法。 12.狭义的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对居民在常常项目下的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进行限制。 13.货币可兑换:是指任何一个货币持有者可以根据市场汇率自由地把该货币兑换成外汇。 14.复汇率制:指一国规章制度和政府行为导致该国货币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 二、填空题 1.国际收支是(特定时期)的统计报表。 2.常常包括:(货物与服务)、(收益)和(常常转移)三大项目。 3.资本包括:(资本转移)、(非生产和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出售两项。 4.金融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三项。 5.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都是根据(复式簿记原理)来编制的。 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原则上是相等的。 7.综合差额又称(债偿差额) 8.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