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国际贸易条件:是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对比关系.转口贸易:从商品的生产国进口商品,不是为了本国生产或消费而是再向第三国出口,这种形式的贸易称为转口贸易。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名收入或国名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绝对利益/相对利益:绝对利益又叫绝对优势即一国假如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即具有绝对劣势。相对利益又叫比较优势,关于比较优势的解释下面有比较优势:即一个国家生产同一单位的的某种产品的比较成本相对低于另一个国家,这个构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也称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等产量线: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可以生产相同产量的两种要素各种组合的连线。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机会成本:为了生产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生产其他产品的数量。生产可能性曲线:简称 PPC,表明一个国家在充分和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里昂锡夫之谜:里昂锡夫通过美国资料来验证生产要素禀赋说的正确无误,不料两次的验证结果均表明,生产要素禀赋说不符合美国进出口的实际情况,根据人们的理解,认为美国应该出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他的实证分析的结果恰恰相反,这就出现了一个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自圆其说的悖论,史称里昂锡夫之谜二、填空1、古典贸易: 1) Smith 模型英国 亚当.斯密 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著作《国富论》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和出口本国具有绝对优势(劳动生产效率高)的产品,进口本国具有绝对劣势(劳动生产效率低)的产品。这样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 Ricardo 模型 英国经济学家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比较优势理论: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在 2*2*1 的国际环境中,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劳动生产成本劣势,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劳动生产成本优势,两国照样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和自由贸易。双方各自选择自己比较成本低的产品进行专业化分工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