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际贸易基本程序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贸易资源的准备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掌握贸易信息的收集内容了解贸易信息收集的渠道熟练掌握进行市场调研和贸易方案制定的步骤和内容熟练掌握贸易的基本流程案例引述: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工作越充分,胜算的概率就越大。我最初做国际贸易的时候,对国际贸易是一窍不通的,甚至都毫无做买卖的经验。那时大学刚毕业,带着年轻人无所畏惧的勇敢“下了海”。我当时所去的公司是“新技术开发总公司”,虽然名号很大,也很动听,实际上却不过是我的大学在下海浪潮中所组建的,毫无业务基础的“零起点”公司。我的总经理简单地对我说:“公司没有现成业务,你必须自己养活自己,没有业绩就得走人。”这是很大的压力。最初,自己依旧信心十足,每天奔波忙碌,到处收集各类贸易信息,信息量很大,例如当时的《国际商报》、《经济参考》、《人民日报》海外版均有国际贸易供求信息,可对这些信息落实时,却没有一条能够进行到“下一步”的——一般而言,向这些信息发出的询盘都毫无反应。时间越久,信息量越大,就越是茫然。公司当然不会无限制地给你时间,很多的国际联络成本也是公司不会支持的。逐渐地体会到,这样乱抓信息,跟着公共信息跑,是没谱的事情。一定要找到实实在在的可落实的东西才有希望。于是,我开始挖掘资源,先从我所在的大学里挖掘——这是我们公司的资源基础和优势。我不再大面积地撒网,而是每个系、每个教研室、每个教授地深化挖掘。有一天碰到位教授,他同我说他一直和一家美国大公司搞合作,为这家公司讨论某中国特产产品的品种改良,并告诉我这家美国公司每年要从中国大量进口此产品。我便决定将这产品作为最主要的开发产品,因为他的信息是最可靠的。我先与这位教授谈了合作的事情,并许诺倘若开发成功,给予这位教授利润额一五% 的提成,这样教授便有了积极性了。他为我详细地提供了产品的产地、供货商、关于产品的品质、规格、技术指标等情况。除了那家美国大公司外,他还帮我查找了其他经营此产品的国外公司。我首先去落实产地的情况,经过对产地的实际调研,我知道了这种产品的供货期、供货量、质量控制等关键条件,并在广泛接触的供货商中选择了两家感觉好的合作者。收集完整了产地情报,回公司仔细整理后,我计算了成本与价格,并制定了利润率,然后开始同国外客户进行联络。因为准备充分,国外客户的各种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答,再加上我突出了自己公司的技术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