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结构论文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日益朝着一体化方向进展,构成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两大支柱除了国际贸易活动之外,便是国际投资活动。尤 其 是 进 入 20 世 纪 90 年 代 以 后 , 随 着 以 对 外 直 接 投 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为主要特征的跨国公司的迅速进展,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领导着世界经济的进展趋势。加入 WTO 后,中国将更加全面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FDI 必将以更大的规模进入,对中国未来的市场结构和经济走向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初步分析。 一、FDI 与市场结构相互影响的理论回顾 (一)市场结构的决定理论 在产业经济理论中,一般将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概括为: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进入壁垒、企业合并和市场集中度、政府政策等(杨沐,1989)。贝恩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先驱者之一,1959 年,他最早系统化地提出了进入壁垒的概念,并将进入壁垒的形式概括为 三 大 类 : 绝 对 成 本 优 势 、 产 品 差 异 优 势 、 规 模 经 济 优 势(Bain,1956)。斯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就是指在每一产量或部分产量中,必须由寻求进入的厂商承受而已有厂商不必承担的生产成本。即已有厂商相对于新进入厂商所拥有的优势(如在市场需求、成本条件等方面)就是进入壁垒的表现形式,且是已有厂商拥有长期垄断性收益的基础。所以,假如没有这种市场条件的不对称,已有厂商和新进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和经营成本都相同,那么就也就不会存在行业的进入壁垒(Stigler,1968)。 德姆赛兹则将进入壁垒的存在与政府的行为、势力相联系。他认为,结果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的政府对自由市场经济的任何限制都会产生进入壁垒,或换句话说,凡不是由市场自然产生的政府限制活动所造成的经营成本的 额外增加,就表 明存在进入壁垒(Demsets,1982)。德姆赛兹还提出“所有权进入壁垒”的概念。根据这一概念,只要产权存在,壁垒就存在,壁垒的撤除有可能损害原有厂商,而这一损害并不是天然正当的,德姆赛兹认为“所有权进入壁垒”不是保护原有厂商,就是保护新进入厂商,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有这种保护,而在于以总效率提高为标准,推断给予哪一方以什么样的保护。以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教科书的出版为标志,产业组织理论在方法上引入了博弈论(Tirole,1988)。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博弈论,尤其是非合作博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