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4—2024)》改革创新点序 言1.对教育意义和功能的概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养、促进人的全面进展的根本途径,寄予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进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2.对新阶段教育问题和矛盾的集中阐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进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养教育推动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有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进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进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进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3.提出教育改革进展“二十字”工作方针。优先进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4.提出教育改革进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到 2024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养教育是教育改革进展的战略主题。第二部分 进展任务第三章 学前教育5.明确学前教育理念,提出普及目标,明确政府职责。到 2024 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 0-3 岁婴幼儿教育。6.把进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7.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加、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进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18.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9.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第四章 义务教育10.提出义务教育理念和目标。到 2024 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进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11.适应城乡进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12.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升学考试的办法。13.努力消除辍学现象。实行必要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就学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而失学。14.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15.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倡合理膳食,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