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借代词语桑梓家乡汗青史册桃学生伉俪夫妻社稷、轩辕国家白丁、布衣百姓南冠囚犯伛偻,黄发老人同窗同学桑麻农事烽烟战争提携,垂髫小孩巾帼妇女三尺法律丝竹音乐膝下父母须眉男子华盖运气婵娟、嫦娥月亮庙堂朝廷手足兄弟函、简、笺、鸿雁、札书信(二)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童生试,也叫“童试”, 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秋)在各省省城进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春)在京城礼部进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与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用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会试后同年 4 月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用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用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与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连登三甲(三元与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三)古代称谓人的称谓1. 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 20,女 15)取字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2.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清照号易安居士。3.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4. 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5. 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6. 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7. 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谦称1. 自称:愚、敝、卑、臣、仆2. 帝王自称:孤、寡、朕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5.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6. 其他自谦词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敬称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2. 对将军:麾下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