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商业银行导论1.1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进展 一、 商业银行的起源 意大利是银行最早产生的发源地。我国早在十一世纪就出现了“银行”一词。 南北朝的典当业, 唐朝的“飞钱”:中国最早的汇兑业务, 明清时期的当铺、钱庄、票号。从 17 世纪开始,银行这一新型行业的金融机构开始由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它国家,在英国出现了由金匠业等演变为银行业的过程。英格兰银行(1694 年)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它的成立也是现代银行业产生的标志。 二、商业银行的形成和进展 1.商业银行的形成 2.商业银行的进展 1.2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制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1.信用中介 2.支付中介3.信用制造4.金融服务 1.3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一、安全性原则1.含义: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力,保证银行资产和顾客存款及利益的安全。2.为什么必须坚持安全性原则?(1)自有资本比例低。(2)负债经营的特别性。(3)经营中面临各种风险。二、流动性原则1.含义:商业银行保持随时以适当的价格猎取可用资金的能力,以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和银行支付的需要。2.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方法:一是保持适当的现金准备二是保持一定比例的短期有价证券三是保持弹性负债能力四是保证资产负债比例协调三、盈利性原则即追求利润最大化。如何实现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① 扩大资产、负债规模、猎取规模效益② 扩大业务围、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③ 降低成本、费用、提高收入利润率④ 降低风险、减少损失⑤ 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市场份额四、 “三性”之间的关系及协调1.关系: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具有统一性;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具有对立性;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具有对立性。2.协调: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1.4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与监管一、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 即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存在形式: (1)单元银行制 (2)分行制 (3)银行控股公司制 单元银行制分行制银行控股制二、商业银行的部组织结构商业银行的部组织结构 银行部各部门及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织管理系统。 主要包括:(1)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等(2)执行机构:行长、各委员会、业务部门(3)监督机构:监事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