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使者-瓷塑天鹅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和平使者”从大洋彼岸飞来……有些事注定要被写进历史,要被一再提起。有些事像有些人一样,天生就带着巨大的使命、肩负着深远的意义……感受时代 触摸历史破冰之旅 开启未来1972 年 2 月 21 日至 28 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打破了中美两国长期的冷战对峙局面,促使中美关系历史性突破。“和平使者”飞到中国,从此中美两国关系总体上朝着友好、合作的方向进展。 1972 年 2 月 21 日,一件事情震惊了全世界。美国当时在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他乘坐的美国总统专机“七六年精神号”于当天上午 11 时 30 分降落于北京机场。中美关系在经过 20 年的冰冻期后出现历史性突破,尼克松总统的手伸过了太平洋,与中国国家总理周恩来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尼克松总统下榻在钓鱼台国宾馆。按原计划,2 月 21 日下午 4 时 30 分,中美双方将进行全体会谈。然而,中方宣布,全体会议推后到六时进行,因为毛泽东主席临时做出决定他要亲自会见尼克松总统。在这次会见中,毛主席高瞻远瞩,指出中美关系的长远性、原则性、宏观性、战略性的问题。这与尼克松总统取得一致的指导性意见成为日后中美关系的基调和思想。当晚七时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大宴会厅进行盛大国宴欢迎尼克松总统一行。宴会前,在北京厅安排了中美双方互赠国礼的庄重仪式。我国政府向尼克松总统和夫人赠送的礼品有:双面苏州刺绣大屏风一件、玻璃纱手绣吕布一套等。尼克松向毛主席赠送“和平使者”。这些礼品分别摆放在北京厅两侧铺有绿色呢的两张长桌上,长桌上还放有精致并印有国徽图案的礼品单。注有中英文说明。当尼克松和夫人及其主要官员于晚 6:30 左右抵达北京厅时,周总理、叶剑英、郭沫若、姬鹏飞、李先念和夫人林佳楣在北京厅外迎候。之后一起步入北京厅,周总理首先代表毛主席和中国政府向尼克松总统和夫人赠送礼品,由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韩叙一一介绍礼品的产地和特色。之后,尼克松陪同周总理观看美方向毛主席赠送的礼品。尼克松兴致勃勃地向周总理介绍,天鹅是很受美国人喜爱的吉祥、淳朴的动物。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好运。这件作品是由美国新泽西洲波姆陶瓷艺术中心烧制的。创始人为美国艺术大师爱德华·马歇尔·波姆先生,这是他晚年的杰作。 “和平使者”象征着和平、友善的祈望,希望着给中美两国关系带来吉祥、进展的征兆,当时在场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