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有害健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分析烟的有害成分,使学生明确吸烟以被动吸烟的危害所在.2、通过学习了解吸烟对周围环境的危害,知道关怀环境卫生,有关怀人们健康的意识。3、拒绝被动吸烟,用有效的方式劝诫周围的人戒烟,营造无烟环境。教学重点:了解香烟中包含的主要有害物质教学难点:了解吸烟会对人体带来哪些巨大的损害教学步骤:一 、导入:师:同学们,老师现在想抽一支烟,可以吗?生:不可以。师:为什么呢?生: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合不能吸烟。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吸烟是有害健康的。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师出示课题:吸烟有害健康二、创设情境,展开课堂:1、《吸烟者的肺》师:吸烟的人与不吸烟的人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说话:吸烟的人的牙齿、衣服、手指怎样?师:这只是同学们看到的吸烟的人的外貌,下面请同学们看两幅图片:师出示幻灯片师:哪一副图片是吸烟人的肺?生区别指出。师:你凭什么推断的?生:吸烟人的肺比不吸烟的人的肺要黑。师: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刚才老师展示的只是香烟对人体里肺的危害,只是一方面,其实香烟燃烧时会极大地危害人体全身的健康。2、讲解吸烟吸烟引至慢性中毒的各种病症:师出示课件:《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释疑:为什么没有吸烟急性中毒呢?师:香烟燃烧时产生多种有害物质,主要是烟碱(尼古丁)、烟焦油和一氧化碳。尼古丁是一种剧毒物质,实验证明,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为 5 至15 毫克,是可毒死一只老鼠,20 支香烟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尼古丁的致死量为 50—70 毫克,相当于 20—25 支纸烟的含量。为什么没有吸烟急性中毒呢?①、吸烟时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数不是连续吸烟,这些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人体的。②、此外纸烟点燃后 50%的尼古丁随烟雾扩散到空气中,5%随烟头被扔掉,25%被燃烧破坏,只有20%被肌体吸收。③、长时间的吸烟者体内对尼古丁产生耐受性。1. 烟情分析:① 我国是世界上烟民最多的国家,有 3.5 亿烟民,并因此制造了 5.4 亿被动吸烟者,其中 15 岁以下儿童有 1.8 亿。据世卫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约有 500 万人因吸烟而死亡,烟草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杀手”。世卫组织估量,假如不加以控制,到 2024 年每年吸烟致死的人数有可能增加一倍。在全球 13 亿烟民中,有 6.5 亿人会因为吸烟而过早死亡。师:由此可见,吸烟的后果多么可怕。这段话里有一个词: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