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枫桥夜泊》教案 授课者:廖美玲 授课班级:12 服装 授课时间:10 月 9 日(周二)3—4 节 授课班级:12 汽修 1 班 授课时间:10 月 15 日(周一)5—6 节[教学目标]1、指导朗读,引发想象,体会领悟诗句的意思并背诵《枫桥夜泊》。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3、引导学生以乐观的心态走出忧愁困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并理解诗句意思。难点:通过诗句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并学会乐观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受魅力师: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精湛的语言文字艺术展示着它的文学魅力。大家都读过许多的古诗,谁来给大家吟诵一首自己最喜爱的最欣赏的诗。(找 2—3 名学生吟诵自己最喜爱的一首古诗) 1、介绍《枫桥夜泊》的深远影响,导入新课。 师:有一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个城市名扬天下,让一座桥梁成为当地三百余名桥之首,让一座寺庙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胜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叫什么名字吗? 生:《枫桥夜泊》。 师: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得真到位。没错,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继所写的《枫桥夜泊》。这《枫桥夜泊》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今日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走进《枫桥夜泊》,一起去感受感受。(板书:枫桥夜泊,唐.继)二、初读古诗,感受枫桥夜泊的画面,并介绍此诗的由来。1、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师:读得还不错。读古诗,要读出诗的韵味,要使诗歌读得有韵味,就要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大家可以划出诗的节拍,也可以模仿古人“摇头晃脑”的去读。大家尝试一下。2、老师划好节拍并示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3、 谁同意再给大家读一读?你怎么读这首诗?小结:吟诵,抑扬顿挫,要注意重音与停顿韵味,古诗,讲求的是一种韵味,在停顿的地方将韵母的音发得饱满一些,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觉,让人细细体会、再慢慢回味。4、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诗歌。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觉得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师:我们说一幅画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现在,请同学们慢慢的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继来到枫桥边,走进他的心世界。 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在不停地啼叫,周围到处弥漫着寒霜。这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清冷。江边有火红的枫叶、有小桥、有流水,渔船上还闪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