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感动》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人教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 87 页口语交际之《感动》。二、设计思路(一)教材的指导思想:人教课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 1——7 组教材,每组都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其中第四单元教材是围绕“感动” 这一专题展开的。因此,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是本组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本组教学的延伸。教材各部分的内容联系紧密,把口语交际与习作作为一个螺旋上升的整体来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口语交际课重在沟通,既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了解到的感人故事,也可以谈身边发生的感人的故事,还可以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和启发。注意拓宽学生的思路,广开言路。习作教学则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表达,并在习作后的沟通中进一步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二)教材分析:本组课文讲述的故事感人肺腑,有跨越国界,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再见了,亲人》;有舍己为人、感天动地的《金色的鱼钩》;有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和儿子的老支书搭建的生命之《桥》;有充满爱心,具有金子般心灵的瑞恩的故事。。。。。。《梦想的力量》。每篇文章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崇高的美德。那可歌可泣的事,那令人震撼的情,深深地触动着人的心灵。教材在本组课文后安排了《感动》这次口语交际,不仅是让学生受到人性光辉的熏陶,更重要地是让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思路:选择的内容既可以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也可以是听别人讲述的,还可以是从电影、电视、书中看到的。只要是令自己感动的、触动过自己心灵的事情,都可以讲给同学们听。师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们把平常的所见所闻和亲生经历的事情,通过自己的感动表达出来,在沟通的情景和过程中,经历体验、感悟和内化的心理过程,达到“感动”影响“感动”的目标。同时,在围绕着话题沟通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地表达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在听他人说话时,观看视频作品时,认真而有耐心,用心倾听;诉说故事时,具体表达,尽可能感动听者;畅谈想法时,养成文明表达的口语交际习惯和态度。(三)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学生在掌握了课标要求的阶段性识字、阅读目标后,非常渴望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去,这时老师就要提供给学生展示的时间和平台,那就是引导学生运用识字和阅读的能力去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拓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