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一、引言

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一、引言_第1页
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一、引言_第2页
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一、引言_第3页
反思信息化教学课堂赵美琪 余胜泉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 100875【摘 要】目前,在信息化教学课堂中出现了很多错误的理解和操作,本文从技术环境、课堂教学、知识与能力以及信息资源四个方面对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错误进行详细地阐述分析,并提出纠正措施,力求一线老师引起反思,达到有效的信息化教学。【关键字】信息化教学 信息技术 主导 主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核心,也是当前我国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大力提倡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作为新课改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很多学校都已着手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开展信息化教学课堂,但在指导试验学校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校存在着对信息化教学的错误理解以及实践中的机械、盲目地操作。这些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进展,易使教育信息化偏离正确的方向。一、在技术世界里迷航1.技术排斥观不少学校的领导认为:多媒体好是好,就是身价高,学校硬件不到位,师资又缺乏,临时不搞也无妨,还是等水涨船高吧。这是一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当今科学技术迅猛进展,我们的社会已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教改的必定趋向。所以一定要更新观念,放远目光,抓住机遇,抢先进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现代教育改革的主动权。2.唯技术主义很多人武断地认为,一堂课假如没有用到网络,或者只用了几分钟的计算机,那肯定不是一堂好课,甚至形成“无多媒体课件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其所谓的多媒体课件,也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完全是印刷教材的电子化。事实上,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目的,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通过信息化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技术用的好坏是看其是否用得恰当,在于质而不在于量。也有一些人对技术持一种亢奋状态,认为技术越先进越好。原本可以面对面实现的讨论,非得要用视频会议系统来实现,结果非但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其成本效益极为低下。还有一些人是对电教老师的依赖,认为电教老师理所当然要包办与计算机相关的一切工作,上一堂公开课需要几个电教老师陪同,机器出了故障由电教老师解决,甚至完全由电教老师操作电脑。这样的教学是不可持续进展的,也是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