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保护规划篇 2第一章总 则 2第二章传统村落特征分析与价值评价 4第三章保护容与保护围 7第四章分区保护要求 9第五章保护措施建议 11进展规划篇 24第六章土地利用规划 24第七章绿化系统与空间景观规划 28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 31第九章旅游规划 32第十章 居民调控规划 36第十一章基础设施规划 37第十二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9第十三章综合防灾规划 40实施管理篇 42第十四章建设时序规划 42第十五章规划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44保护规划篇第一章 总 则一、坦田村概况1、区位双牌县位于省南部,永州市中部,居潇水中游五岭山脉北麓,是 1969 年在周边原零陵、道县、宁远三县边远山区划并而成的一个典型山区县。地理坐标:东经 111°24'-111°59',北纬 25°36'-26°10'。双牌县北接永州市芝山区,南邻道县,西部与全州县接壤,东毗宁远县,毗邻两广(、),县城距永州市市中心仅 32 公里,至市 430 公里,距市 520 公里。是向沿海地区和港澳市场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华中、华南两大经济区域结合部位。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坦田村地处双牌县理家坪乡西北后龙麓,距县城 35 公里,与理家坪乡政府仅 3 公里。2、交通江(村)车(头)公路于村南 1.5 公里穿境而过,西去 8 公里与国道 207 线交汇。根据省“十二五”交通规划,经双牌将建设二广高速,与祁东—永州—双牌—道县—江华县的高速公路,公路交通将十分便捷。这里水路交通十分便利,水上交通经坦水入潇湘,出洞庭,顺长江可达沿海各大都市。3、人口坦田村 2024 年村民 332 户 1369 人,全部为清一色何氏宗族后裔。占地面积 200 余亩,总建筑面积 6.5 万平方米,村人平均居住面积近 50 平方米,而古民居建筑占全村村民居住总面积的 80%以上。4、社会经济坦田村整体经济结构较为传统,以农业为主,辅以渔、林与家庭副业、农、林业生产和经营缺乏独特性和高效性,产业经营项目缺乏独特性和多样性。村与集镇的工业化程度均不高,而人文和自然景观与生态资源优越,对于进展旅游也是一个良好的条件。5、历史沿革整个村落坐落于后龙山麓,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初年(公元 1008 年),坦田古村历经47 代。(1)、北宋大中祥符初年(1008),坦田村始祖曾任北宋寺理事的何守琮定居居坦居坦田村。(2)、明洪武已卯年(1396),何守琮十三世何宗器中举后,又于永乐元年(1403)续修《坦溪世家何氏族谱》,明代时村落始形成。(3)、道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