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定义机械制造工业泛指制造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矿山设备、冶金设备、起重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动力机械、国防武器、机订设备、农用机械、电机电器、仪器仪表等制造工业。机械是由许多零件、组件、部件所组成的,是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通过铸、锻、车、铣 、刨、磨、焊接、冲压等工艺方法,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制成的。在整个工艺加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数量,通常以重量、长度、面积、体积为单位来表示。为制造单位零件或单位产品,在工艺加工过程中所必需消耗的原材料数量,就是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应当指出,即使是同一种零件或产品,对于不同的企业,由于各自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不同,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就不尽一样。但就一个企业来说,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制造某种零件或某种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数量,应当有一个标准,即在确保零件(或产品)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使原材料的消耗达到最低的数量。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比较确切的定义,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根据产品设计结构、技术要求、工艺方法和生产技术条件等规定,为制造单位产品(或零件),所必须消耗的各种原材料的标准数量。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是由零件或产吕的净重和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性损耗两 部分组成。零件净重是原材的有效消耗,是制定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基本依据。工艺性损耗是由技术加工特性所引起的不可避开的无效损耗。工艺性损耗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工艺加工准备过程中产生的原材料损耗,例如在准备毛料过程中产生的锯口、切口以与由于原材料不成倍性而产生的料头、边角残料的损耗,称为下料损耗。另一部分是产品或零件在工艺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原材料损耗,例如切屑、夹头、压边、锻件的毛边和烧损等原材料的损耗,称为工艺加工损耗。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组成可用下式表达: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零件或产品净重+工艺性损耗工艺性损耗=下料损耗+工艺加工损耗必须指出,工艺性损耗不应包括加工过程中产生废品损失。另外,工艺性损耗,虽然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所不可避开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新工艺的采纳,生产技术的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必定会为减少原材料消耗提供可能。因此,所有的企业都应该、而且有可能使原材料在工艺加工过程中的损耗降低到最小程度。第二节 制定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意义原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是国民经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