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旅游管理方向、非师范)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专业代号 110206(国家) 0203(学校)一、培育目标及规格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具有旅游管理与导游的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企事业单位高级专门管理人才,并注重为旅游业培育输送高素养的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专业导游人才。培育规格:1、热爱祖国、热爱旅游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拥护并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团结协作、服务奉献精神。2、系统掌握旅游管理和导游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方法,具有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及调查讨论精神,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熟悉旅游业状况,明晰休闲经济进展方向。3、专业技能训练有素,并具有相应的外语等级水平、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图书情报信息资料检索方法,能够独立处理旅游市场开发、旅游线路设计、导游服务规程策划以及经营管理等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4、具有健康的体魄、鲜亮的个性、良好的心理素养和审美素养等旅游从业人员的健全人格。5、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外语和计算机操作分别达到教育部规定的等级标准,普通话须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等级标准。二、学制、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三、四年教育时间分配表 (见附件一)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安排(一)本专业主要设置公共基础平台(含政治理论课和通识文化课)、学科及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二) 专业教学总学时数为 2572 学时,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见附件二)。(三) 程学分分配及要求 对本专业学生四年学习中设置必修课选修课两大类,相应修读学分为 161学分(含专业见习 2 学分、专业实习 8 学分、毕业论文 6 学分和军训及军事理论 2 学分)。各类课程学分分配(见附件三)。五、教学实践环节(一)公益劳动。公益劳动安排在第二、三、五、七学期,主要是美化建设校园。学生参加劳动不计学时学分,但进行考核。(二)军训和军事理论。军训和军事理论为期两周,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计 2 学分。(三)专业实践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主要是安排学生在寒假或暑假期间对旅游点进行考察,不计学时和学分。专业见习 2 周(第六学期),计 2 学分。(四)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要求学生对广东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客源市场、旅游业管理进行实地考察,并到旅行社、酒店或旅游景点进行管理、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