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专业代号 060101(国家)0202(学校)一、培育目标和规格(一)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具备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技术,能够从事高(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和教学讨论的老师、讨论人员和地方文史工作者。(二)培育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历史学教学技能和史学讨论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中学历史课教学和教学讨论的基本能力。通过历史学本科专业的学习和教育实习,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知识和能力: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能够模范遵守公民行为准则,爱国敬业,表现良好的老师职业风范。2、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技术,巧妙地组织教学材料,准备教案,灵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解答疑难,胜任中学历史课教学、班主任、教学讨论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工作。3、熟知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历史学的基本讨论方法,对相关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初步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综合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4、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达到教育部规定的等级要求;普通话须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等级标准。5、具有健康的体质,良好的心理素养,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二、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三、四年教育时间分配表(见附表一)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安排(一)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平台(含通识文化课和老师教育课)、学科及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二)本专业教学总时数为 2596 学时。(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见附件二)(三)课程学分分配及要求。本专业学生至少须修满 166 学分方准予毕业。(各类课程学分分配见附件三) 五、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是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制造精神及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本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包括如下内容:(一)公益劳动。 公益劳动的主要内容是校园美化与建设,学生须参加公益劳动,考核合格才能毕业。公益劳动安排在第三、五、七、八学期分散进行,不计学时、学分。(二)军事理论与训练。包括军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