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老师培育品质的制度优化探究 摘要:现代社会对中小学老师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师教育品质保证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老师教育评估制度面临挑战,师范院校质量建设重任在肩,需要参照国际标准以提升教育品质。基于卓越老师培育的老师教育品质保证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基本框架是:教育理念是先导,政策法规是基础,质量标准是准绳,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关键,评估体系是保证。卓越老师培育的制度优化可从五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老师专业标准体系;建设老师教育共同体;完善师范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机制;优化生源、实行多元协作的培育模式;构建开放多样的培育课程,培育高品质的卓越老师。 关键词:卓越老师培育;品质保证;教育制度优化;评估体系 深化老师教育制度改革是新时代中国改革与进展的重大命题。2024 年 8 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老师培育计划的意见》(老师〔2024〕5 号);2024 年 2 月 11 日,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老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24-2024 年)》;2024 年 9 月 1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卓越老师培育计划 2.0 的意见》(老师〔2024〕13 号)。这些措施增强了教育进展活力和创新活力 。2024 年是教育部确定的“中小学老师‘减负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减轻中小学老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 20 条中小学老师减负措施。但《意见》的落实可能会遭遇一些问题,因为老师负担很大一部分源自于上级布置的任务,减负要治标更要治本,因此,我国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行老师专业评价。[1]对于实现“卓越老师”培育目标而言,教育制度与人才资源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制度是根本,人才是关键。完善老师教育制度、实施卓越人才战略,是加快老师队伍建设的两个彼此关联的重要方面。 一、老师教育品质保证的内涵 老师教育品质保证是老师人才培育的重要支撑。只有高品质的老师教育,才能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才能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1.教育质量与教育品质。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主题,近年来国内学者有强调教育品质的倾向。教育质量通常被理解为“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和学生在学校中所获知识、技能及态度为其离开学校以后的生活作准备的适切性”。[2]近期,康宁、杨东平等学者提倡“教育关怀”,主张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提升“教育品质”。老师对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