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 复习题第一章 导论 ※1 简述统计的三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2 举例说明统计数据的各种性质。3 如何理解统计工作的性质特征?4 简述统计学的性质。5 怎样理解劳动保障统计与劳动保障专业科学的关系?6 简述劳动保障统计的作用。7 简述劳动保障统计的任务。第二章 劳动统计(一) ※1 简述劳动力基本指标体系改革的意义。2 简述我国新老劳动力基本指标体系的差别。3 我国劳动力统计对就业的定义是什么?4 我国劳动力统计中是如何定义失业的?5 有酬就业人员 自营就业人员 全面报表制度 劳动力抽样调查 行政记录6 简述有酬就业人员和自营就业人员的本质差别。7 简述全面报表制度的主要要求。8 简述劳动力抽样调查的特点(特征与优势)9 简述行政记录在劳动力统计中的作用。第三章 劳动统计 (二) ※1 劳动力参加率指标 失业率 长期失业 长期失业率 长期失业发生率 年失业率 人口就业率就业弹性 就业吸纳力 劳动力的增减变动 文化素养2 劳动力参加率分析能说明哪些问题?3 试析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发生的原因。4 行业和产业的划分。什么是职业?5 简述统计劳动力职业分类资料,讨论劳动力的职业构成及其演变的意义。6 我国改革开放 20 年来的职业结构变化特点。7 分析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就业弹性下降的原因。8 劳动力流动分析。9 简述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向、流量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点)10 论述劳动力的行业划分与职业分类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12 简述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联系和区别。13 对企业工人技术素养水平的分析。14 劳动力政治思想素养的指标。第四章 劳动时间统计1 劳动时间 实际社会劳动时间总量 企业工人劳动时间核算2 简述劳动时间统计的任务。3 法定(或制度)社会劳动时间总量。4 简述企业工人劳动时间核算方法和指标。5 对社会劳动时间这样的宏观指标进行分析,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6 论述企业劳动工作时间利用分析个指标及意义。第五章 劳动生产率统计 ※1 简述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 一般生产率 标准实物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 3 统计中的劳动生产率指标的目的。4 劳动生产率的基本公式。5 产品实物产量的计算,必须遵循工业产品统计的有关原则。6 按不同产量指标计算的工业劳动生产率。7 按不同人员的范围计算的工业劳动生产率。8 按不同时间计量单位计算的工业劳动生产率。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