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教学计划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从动态性管理教学思路出发,通过网络化多用户多角色参加管理,以解决高校学年学分制教学计划信息化管理为目的,本文采纳了一种既适应学年制又适应学分制要求的灵活的课程组与班级关联的方法,在 B/S 架构的基础上对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具体的实现,发现其能直接产生教学执行计划,使教学计划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法律规范化、高效化。 [关键词]学年学分制;教学计划;课程组;结构化;动态 0 引言 据调查在 1999 年之前,高校扩招年均增长都在 8.5%左右。“自扩招以来,中国每年普通大学本专科招生人数已从 1999 年的160 万人增加到了 2024 年的 447 万人,在校生人数从 413 万人增加到 1334 万人”,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也从 1991 年的 3%上升到 2024 年的 13%,从世界排名第 131 位,上升到第 114 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为培育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高校每年都在不断地设置新专业,这给我们在教学计划管理方面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为了实现教学计划管理工作的科学化、高效化,掌握学院对人才培育方案的实施情况,有必要讨论教学计划管理信息平台。 1 教学计划管理系统讨论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进展,高校老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网络的普及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也改变了管理工作的方式,使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摆脱了繁重的工作。就教学计划而言,实际上就是计划学生应该修哪些课程,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管理平台。但是这些平台并没有从教学计划申报审批等一系列流程来考虑,教务处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育质量的重要管理部门,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序上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思想。作为教学计划的管理单位应该拥有一套适合教学计划管理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这样不仅能实现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有力推动教学计划的修订以适应社会进展的需要。 2 动态教学计划管理思路 本文提出的动态教学计划管理是指从“柔性”的角度出发,所谓教学计划的“柔性”,是指培育对象、培育过程、培育内容,教学节拍的随时调整性[1]。特别在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时期,深化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的不断推动下,仔细讨论经济社会进展形势,分析在不同时期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确定不同时期下应该培育什么样的人,制定可行的人才培育方案。教学计划的调整是关系到整个教学进程的重要环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