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具造型设计艺术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了功夫茶具主要分类,分析了功夫茶具传统的造型设计艺术,提出功夫茶具造型设计的现代创新举措如下:突出茶具的绿色环保主题;汲取更多其他艺术门类的灵感创新功夫茶具造型设计。 关键词:功夫茶具;造型;设计艺术 功夫茶具顾名思义就是喝“功夫茶”时使用的配套茶具。功夫茶主要流行于岭南的闽、粤两省,尤其以潮汕、漳泉的功夫茶最为著名。功夫茶是一套具有相对固定操作程序并且每个步骤对应特定的茶具的泡茶与品茶方法。可以说,提到功夫茶时,人们第一反应往往都是其造型各异、数量众多的茶具,茶具的多类与多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工夫茶的精致、细致,甚至超越了饮茶和品茶的内涵与实质。 1 功夫茶具主要分类 壶,核心部件。就是主要用来冲泡茶叶的盛器。在闽粤之地也被叫作“冲罐”或是“苏罐”。最典型的功夫茶壶是产自江苏宜兴大名鼎鼎的紫砂壶,作为中国冲泡过程最繁琐的一种饮茶方式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紫砂壶可谓闻名遐迩、尽人皆知。用作功夫茶具中的紫砂壶是宜兴紫砂壶中体积最小的一类,且有“二人”、“三人”、“四人”罐的区分。根据古人以制作者姓名为宜兴紫砂壶命名的习惯,功夫茶具中的紫砂壶中的名品分别有“孟臣”、“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形状既有小如桔者,也有大如柑者,其他如鼓、如柿、如瓜、如菱、如梅花者也不少。功夫茶具中紫砂壶的色彩各不相同,有栗色、古黄、朱砂、紫泥、天青不一而足。古人给这类紫砂壶定下的选择标准是“小、浅、齐、老”,指茶壶体积小、高度浅、滴嘴壶口手柄三点一线要齐整、冲泡茶叶时间足够长久,而选壶的基本原则则是宁小勿大,宁浅勿深,否则就不是真“功夫”。注意与壶相伴的“茶垫”必不可少,专门用来放壶,且高度随季节有变化,夏季较浅而冬季较深。垫子内部有用丝瓜瓤配合垫子的形状剪成的内衬,既可保护紫砂壶,又可使壶倒置空水时保持平稳。杯和洗也是成对的配套器具。杯子就是饮茶、品茶时盛茶汤的茶杯。洗则是用来浸茶杯、洗冲罐和装剩水与残茶叶的大碗,三个一组,分“正洗”一个和“副洗”两个。“正洗”专用来洗杯子,“副洗”其一用来洗冲罐,若干用来装剩水与残茶叶。杯要“小、浅、白、薄”,洗则要足够大和深。功夫茶的杯子不止一个,因此需要额外有个茶盘统一盛放茶杯。茶盘造型多样,既可是圆月,也可仿棋盘,但基本要求是宽、平、浅、白。宽是尺寸大小要足够,平是盘子的四角与中心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