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高职学生自学能力培育应对策略 摘要:学习是人一生中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仅局限于学校里的学习是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在任何形势下都始终保持不败的地位,我们要大力提倡和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育能力;学习策略;学习动力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于人才的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阿布文.托夫勒曾提出:“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高素养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之一。在现代知识全球化、教育信息化、学习终身化等社会进展的趋势下,我国传统的由老师讲解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的进展,英语教学理念在不断的积极探究中进行着革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正逐步生起。 一、自主学习的涵义 在教育教学讨论领域,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来源已久,早在20 世纪 80 年代初建构主义就提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老师讲授内容的能力。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斯指出,在学校的学习,不仅应该学到学术知识本身,而且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 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独立、自主地去讨论学习对象,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一定的能力,并且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方式与过程。简单地说,自主学习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首先,学生能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等;其次,学生能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进展并做出自我检查评估;最后,学生能修正和完善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从而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以及战胜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二、培育自主学习能力的现实意义 1.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进展和素养教育的客观需要 信息化时代,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知识出现并要求人们掌握。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学校里接受终身受用的教育。为了能够在社会中有一立足之地,人们不但要积累大量的信息,更要不断地自我进展与提高,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可以独立于老师和课堂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