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重力值测定方法分类:[1]根据测量的物理量不同分为:1)动力法: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如运动的时间和路径;自由落体的速度;自由摆振动周期。以测定重力的绝对值。2)静力法:测量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相对平衡状态。以测定两点间的相对重力值。[2]根据测量结果的不同,可分为:1)绝对重力测定:测量地球上某点的绝对重力值,绝对重力测量的是重力的全值——绝对重力仪2)相对重力测定:测量地球上某两点间的重力差值(即各点相对某一基准点的重力差)——相对重力仪2.绝对重力仪依据自由落体定律,分为自由下落法和上抛法。3.相对重力仪[1]分类1)从构造上:平移式和旋转式;2)从制作材料及工作原理上:石英弹簧重力仪、金属弹簧重力仪、振弦重力仪以及超导重力仪;3)应用领域:地面重力仪,海洋重力仪以及井中重力仪[2] 弹簧类型:SO 是弹簧的原始长度。S0>0(正长弹簧),S0v0(负长弹簧),S0=0(零长弹簧)[3] 零点漂移:弹性重力仪中的弹性元件,在一个力的长期作用下将会产生蠕变和弹性滞后效应(弹性疲劳)等现象零点漂移现象不可能完全消除。改正方法:仪器制造时,选用适当材料,使零点漂移量小,且尽量随时间线性变化。4. 厄缶效应:因载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使作用在重力仪上的离心力变化而改变了重力的大小,这种影响称厄缶效应5. 重力仪性能指标:观测精度,读数精度,测程范围,格值(全球范围)、零点漂移,分辨率、第三章重力测量1. 重力勘探工作的主要阶段(简答):(1)设计:根据地质任务进行现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2)施工:根据设计进行外业测量,采集各种有关数据(3)处理解释:对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处理、解释、成图和编写报告2. 按照测量所处空间位置的不同,重力测量可以分为:地面重力测量、地下(坑道、井中)重力测量、海洋重力测量、卫星重力测量。3. 重力测量的地质任务根据重力测量或重力勘探所承担的地质任务及勘探对象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区域重力调查;能源重力勘探;矿产重力勘探;水文及工程重力勘探;天然地震重力测量等。(一)区域重力调查1)研究地球深部构造2)研究大地及区域地质构造,划分构造单元。3)探测、圈定与围岩有明显密度差异的隐伏岩体或岩层。4)根据区域地质、构造及矿产分布规律,为划分成矿远景区提供重力场信息。(二)能源重力勘探重力测量可以在沉积覆盖区快速、经济地圈出对寻找石油、天然气或煤有远景的盆地。(三)矿产重力勘探包括金属及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