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光子晶体光纤(PCF),又称多孔光纤或微结构光纤,以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和灵活的设计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讨论课题。这类光纤是由在纤芯周围沿着轴向规则排列微小空气孔构成,通过这些微小空气孔对光的约束,实现光的传导。独特的波导结构,灵活的制作方法,使得 PCF 与常规光纤相比具有许多奇异的特性,有效地扩展和增加了光纤的应用领域,因而成为目前国际上讨论的热点。在光纤激光器这一领域,PCF 经专门设计可具有大模面积且保持无限单模的特性,有效地克服了常规光纤的设计缺陷。以这种具有新颖波导结构和特性的光纤作为有源掺杂的载体,并把双包层概念引入到光子晶体光纤中,将使光纤激光器的某些性能有显著改善。近年来,国外的很多大学和科研单位都在积极开展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的讨论工作。目前,国外输出功率达到几百瓦的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已有报道。本文阐述了 PCF 的一些独特优越特性、导光原理与对光子带隙导光型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设计,介绍了 PCF 的进展以与优化设计。 第一章 光子晶体光纤概述§1.1 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的理论进展上个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展,电子技术几乎进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微型化、高效化和稳定性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而传统的电子技术不能满足高端前沿的进展需要。因此,人们把目光投向于光子技术,希望可以用光子取代电子来猎取、传输、存储和处理信息。光子与电子相比有许多优点,光子具有极快的响应能力、极强的互连能力、极大的存储能力和极高的信息容量,但是光子不能和电子一样随意控制,这使得光通信、光器件的讨论和应用难以取得进步。科学家们正努力寻找一种新型光学材料使光子能被有效控制,结果光子晶体迅速成为讨论焦点。1987 年,E.Yablonovitch[1]讨论在固体物理和电子学中抑制自发辐射时,提出周期性结构中某些特定频率光的传播在一个带隙被严格禁止;几乎同时 S.John 讨论在特定的无序介质超晶格中光子的局域性时,指出在规则排列的超晶格中引入某种缺陷,光子有可能被局限在缺陷中而不能向其它方向传播。由此提出了光子晶体的概念,指出光子带隙和光子局域是光子晶体的重要特征。直到 1989 年,Yablonovitch 和 Gmittern 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三维光子带隙的存在,并指出当两种材料的折射率比足够大时,才能得到完全光子禁带,这一论断后来被广泛应用到实践中,成为得到光子禁带的重要条件。此后物理界才开始大举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