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戏剧工作坊对艺术素养培育的启示 摘要:幼专生是未来幼儿园老师的储备力量,幼专生的艺术素养对于这一职业是至关重要的。在学校的常规教学中,对幼专生艺术素养的培育往往是通过学科教学进行的,是零散且不完整的。儿童戏剧工作坊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通过儿童戏剧工作坊的建立和实施,能提高幼专生整体的艺术素养,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双主体形式的学习共同体,加强与幼儿园戏剧教育的有机联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幼专生的艺术素养,培育优秀的儿童戏剧教育师资力量。 关键词:儿童戏剧工作坊;幼专生;艺术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在创客教育的影响下,工作坊(workshop)的教育形式逐渐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从幼儿园到高校,到处可见工作坊的身影,这种鼓舞参加、创新,以及头脑风暴式解决问题的理念和形式得以迅速传播,成为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其专业职业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在西方,“制造性戏剧”是一种单独的艺术教育活动,也是渗透到各个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教和学的组织形式,甚至是整个幼儿园的课程模式。将戏剧视为教学的媒介,即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戏剧来丰富儿童的觉察力,使他们能够通过想象发现现实,发掘行为所隐含的深刻意义[1]。国内关于儿童戏剧工作坊的讨论并不多,从整体上讨论可分为两类,一是幼儿园儿童戏剧工作坊的实践和理论讨论,二是高校在培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时运用儿童戏剧工作坊的实训教学理论与实践讨论。当前幼儿园儿童戏剧工作坊的实践讨论较多,但较为零散,没有形成专业的工作体系。这也表明幼儿园儿童戏剧教育整体师资水平的局限。为此,通过在校期间加强此方面的实训,不仅能提高幼专生的专业职业能力和艺术素养,还能增强学生就职后的职业自信。 二、高职院校培育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注重应用型、制造型人才的培育,满足经济社会进展需求是其根本目标。2024 年 5 月 23 日,经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13 号》文件,对高职院校学生艺术素养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和对策,通过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艺术基础和素养,进而具备走上工作岗位后必要的各种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和制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进展,以便很好地适应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024 年 3 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24]4 号)中提出,要讨论制定学生进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进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