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材料研讨式教学模式讨论 一、丰富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前沿 催化知识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炼油、化工、环保、制药、能源、材料等多个领域。而“催化材料与催化剂设计”课程作为我校催化学科讨论生的专业选修课,除了应介绍催化理论的相关基本知识外,还要结合专业特点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联系与化工生产及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催化知识,使学生主动去学习与催化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学内容一定还要紧跟当今时代催化学科进展的前沿和热点。老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介绍催化学科进展前沿及其在其它学科领域应用的热点实例进行讲解,培育学生对相关催化理论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催化材料一章时,讲述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可介绍新型氨基桥联的 PMO 材料的一些最新讨论动态及应用。共聚法合成的氨基桥联的 PMO 材料具有较短的有序介孔直孔道,可作为环境友好型有机碱催化剂,催化水介质 Knoeve-nagel 反应和无溶剂 Henry 反应。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科研成果和收集的国内外催化材料及催化反应最新讨论成果,向学生们进行介绍,并组织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将所学知识与学科进展前沿相联系,才能培育讨论生对相关催化理论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学之有用,从而产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及从事科学讨论的兴趣。 二、改革教学方法,开拓讨论生思维 1.研讨式教学 讨论生顾名思义,就是要讨论,没有讨论就不能称之为讨论生。研讨式教学理念就是注重激发讨论生思维,鼓舞讨论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研讨式教学可以激发讨论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在绪论一章中介绍当前催化在化学可持续进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时,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分组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做总结发言,最后老师引导总结。这样,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催化在化学或持进展中的战略地位有了更深的了解。 2.案例式教学 听课、复习、考试等教学环节,对于本科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对于讨论生来讲,在经过本科 4 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教学中再平铺直叙地讲述知识,不利于讨论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案例式教学既可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又可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决问题,处理问题,提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