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计划设计一、计划设计的概述 (一)计划设计的概念 组织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提出在未来的一定时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与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途径等所有活动的过程。 计划是有利于选择优先项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明确目标,指导和协调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共同行动。计划是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的依据。 (二)计划设计的原则 1.目标原则:计划要有明确的总目标和可行的具体目标,使计划设计有明确的方向,计划活动紧紧围绕目标开展,以保障计划目标的实现。2.整体性原则: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是整个卫生进展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在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时不仅应全面理解和考虑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项目自身,而且需要考虑项目与整个卫生进展规划的协调一致。3.前瞻性原则:制定计划时要估计未来,有一定的先进性,考虑人群需要、资源、环境条件的长远变化。4.弹性原则:在制定计划时使计划留有余地,能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 5.从实际出发原则:在计划制定中要借鉴其他项目的经验与教训,开展调查讨论,了解实际情况。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才能真正符合目标人群的需要。6.参加性原则:计划涉与到的各人群、机构都应参加计划制定,如目标人群、合作伙伴、投资者、健康教育人员等。 (三)计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在实践中,人们可能依据不同的思维逻辑和系统工作方法进行计划设计,不同机构或组织的健康教育项目招标也可能对健康教育计划提出特定的要求。但一般而言,进行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基本上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计划前讨论 (1)对健康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优先项目; (2)对健康相关行为与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健康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3)进行政策、环境与资源分析,为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4)目标人群分析,以便确定适宜于目标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容和方法。 2.计划设计 (1)制订健康教育目标; (2)确定健康教育干预策略和活动; (3)确定健康教育评价方案; (4)制定活动进度表; (5)制定经费预算。 二、健康教育诊断 (一)概念 健康教育诊断又称为健康教育需求评估,是一个为科学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的过程,指在人们面对健康问题时,综合运用社会学、流行病学、行为学、统计学有关方法和技术,通过系统的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与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推理、推断,从而为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