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财务管理剖析 摘要:本文将经济学中的合作博弈运用到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站在公司治理的角度,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债权人参加公司财务管理的合理性与现实性,即基于利益相关者合作博弈的企业债权人财务管理的特点、实现机制和意义。得到初步的分析结论是我国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全面参加公司财务管理并不现实,利益相关者财务实施尚存在很大的困难。但却可以通过完善各种实现机制,逐渐、间接地实现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目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债权人;财务治理 1 引言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 1960 年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里对主流企业理论的质疑和批判中逐步产生和进展起来的,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投入到企业,同时也拥有了不同的企业所有权,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机会享有企业剩余价值索取权和控制权。随着公司价值取向的变化,利益相关者财务管理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利益相关者财务管理是一种以利益相关者财宝最大化为基本目标并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参加的一种新型公司财务体系,它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保证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治理效率。利益相关者财务管理顺利进行需要各利益相关者参加企业财务管理,实现利益相关者合作下的公司财务的共同治理,而企业债权人作为关键利益相关者参加公司财务管理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利用经济学中的合作博弈对企业债权人参加财务管理进行分析。 2 基于利益相关者合作博弈的企业债权人财务管理 利益相关者根据各自的谈判能力和对谈判破裂的担心程度参加公司财权配置的博弈,追求对公司财务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的实际份额。在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中,作为内部利益相关者中,作为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经理层、董事会具有较高的利益相关度,居于博弈强势地位,能够成为公司财务管理的主体;在外部利益相关者中,公众投资者、供销商、消费者,社区普遍存在“搭便车”思想,处于博弈的弱势地位,不能作为责权利的治理主体参加公司财务管理。理论上,他们可以其共同利益的组织、集团的名义参加博弈,但这又意味着新的代理问题的出现,只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所以,在现阶段,由于弱势群体无法建立博弈机制,利益相关者全面参加公司财务管理是不现实的。但是,作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债权人基于自身的条件,可以参加公司财务管理。银行等金融机构是我国企业的主要债权人,它们有能力和动力参加公司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