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的教学说明比较分析这是教学句子常用的一种方法,即通过比较两个同义句子在用词、词序和句型上的异同,学习造句方法与认识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例如:比较下面的语句有什么不同:①“可敬的红领巾。”②“可敬的红领巾从地上捡起一片片碎纸。”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句①只讲了“谁”未讲“做什么”。句②才是意思完整的陈述句。③“可是今日,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日,你怎么落泪了呢?”④“可是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日,你落泪了。”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句④是一般的陈述句,句③通过重复“今日”,强调了事件的时间背景,再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抒发了更为强烈的情感。举例体会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常常会碰到一些疑难句子,我们不可能一一进行比较分析,为了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体验,增加积累,可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或课外读物中举出一些类似的词句,从而加深感悟。例如,学到拟人句时,启发学生模仿课文举几个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的句子,帮助学生进行联系类比,体会拟人句的特点,再启发学生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练习感悟让学生通过一定形式的练习,从感性上认识一些语法修辞的规律和意义。一般可设计如下的练习形式:( 1 )填空练习。 如,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2 )改换句式练习。 如,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变。还可进行“把”字句与“被”字句、陈述句与反问句等句式的转换训练。( 3 )扩句、缩句练习。 通过扩写句子和缩写句子的训练,让学生理解把意思表达完整与具体的语法规律。( 4 )仿造句子或把句子补充完整的练习。 例如仿造比方句、比拟句、对偶句、排比句,把比方句或复句补充完整等。( 5 )积累练习。 要求学生分类摘抄课文或课外阅读中的相关词句。读背领悟汉语言文字是感悟型,而不是分解型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感悟语言,而不是讨论语言,要注重积累语言而不是分析语言。对教材中法律规范的、形象生动的、精练优美的语言,应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法和修辞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对语法修辞的教学,应遵循“课标”精神,在理解语言意义的同时,适度、恰当地“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理解言语的表达规则和表达方式,还语文之本,归语文之真,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如何随课文指导学生学习语法和修辞知识说明一、抓联系,注重过程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