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探究论文 [摘要]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市场经济进展的必定选择。目前,在我国推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也是我国经济、金融进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加强其风险控制讨论,很有必要。本讨论对资产证券化进行概述,解释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含义,阐述了我国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意义,进而深化分析了我国实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风险问题,尤其是就我国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相关结论以及给出建议。 [关键词]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 一、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证券化 1 资 产 证 券 化 的 概 念 。 资 产 证 券 化 (Asset-backedSecurities,ABS),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的、稳定的未来现金流收入的资产组建资产池,并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发行证券的过程和技术。 2 资产证券化的起源。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可追溯到 20 世纪60 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由于通货膨胀加剧,利率攀升,使金融机构的固定资产收益率逐渐不能弥补短期负债成本。为了缓解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政府开始启动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为房地产业的进展和复兴开辟一条资金来源的新途径。1968 年美国推出了最早的抵押贷款债券。1983 年针对投资者对金融工具不同的期限要求,又设计发行了抵押保证债券。到 1990 年,美国 3 万多亿美元未偿还的住宅抵押贷款中,50%以上实现了证券化。当前,资产证券化已成为美国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遍及应收账款、版权专利费、信用卡、汽车贷款、消费品分期付款等领域。金融管制的放松和《巴塞尔协议》的实施,也大大刺激了资产证券化在世界各国的进展。 3 资产证券化出现的意义。资产证券化在很多国家都是政府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进展而出现的,这宣告了一种全新融资技术和金融工具的诞生,它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和丰富了国际金融市场,并且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未来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的主力军。 作为一种有效的结构融资方式,它通过对流程进行精妙的设计安排,使融资者和投资者等各利益参加方根据它们各自的承诺所确立的各种合约,能够相互支持、相互牵制,为发起人和投资者各自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和投资渠道,进而达到风险分担、互利共赢的目的。然而,由于收益和风险的伴生性,资产证券化业务在给融资者和投资者带来收益的同时,整个证券化业务过程每一业务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 4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狭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