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更直接更具体地了解野生动物,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3、在活动中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通过活动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互相协作,保护自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一、导入。 1、讲述客家民间传说《"哥子着着"鸟》(即鹧鸪)、《鹦鹉的传说》。(作引子)(语文之课外) 2、用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关于野生动物的图片(鱼类、两栖类、爬虫类、鸟类、哺乳类等),传阅与野生动物有关的照片、实物、明信片以及邮票。(直观感)(运用信息技术) 3、同时给听课老师发放填写问卷调查表。(开发老师资源,生成性) 4、同步安排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同学书法绘画。(运用书法、美术) 5、运用 ppt 课件给成语填空,续填歇后语,猜动物谜语。(语文之语言积累) 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我国的麋鹿、野马、高鼻羚羊、犀牛、豚鹿、白臀叶猴、新疆虎、冠麻鸭、黑长尾雉等珍稀动物已经或基本绝灭;大熊猫、长臂猿、虎、亚洲象、坡鹿、滇金丝猴、儒艮、白鱀豚、朱鹮、黄腹角雉、扬子鳄、中华鲟、白鲟、文昌鱼等 20多种珍稀动物正濒临绝灭之中。11、放映 flash 动画《民以食为天》、《朋友》。(运用信息技术)在当今的社会里,滥食野生动物是一种极不文明的陋习,它是造成乱捕滥猎,走私贩私,非法加工、制作、出售野生动物的原因之一,严重地破坏了野生动物资源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12、调查及报告。13、念所写的建议书。(语文之写、读) 三、总结。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受到广泛重视。保护野生动物,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进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全社会要积极行动起来,不乱捕、不滥杀、不滥食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餐桌做起,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地球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