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体育课密度与心率的案例分析报告文案

体育课密度与心率的案例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体育课密度与心率的案例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体育课密度与心率的案例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体育课密度与心率的案例分析北仑中学 余彩霞 徐虹 银燕 周金娥摘要:本文通过对《高一年级女生篮球模块运球单元第二课时——运球急停急起》教学过程的课堂实践中的课的密度和心率的分析,运用课堂实录、文献资料法、数理分析法等方法来探讨最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检查每节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词:密度 心率 案例分析1.前言:体育课的密度分为综合密度和专项密度两种。综合密度(也称一般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它和课的运动负荷有密切联系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是指课中学生从事运动动作练习的量和强度对机体的刺激程度。它反映学生的生理变化。检查和评定课的运动负荷,一般用老师观察、学生自我感觉以与生理测量等方法。用心率测量运动负荷,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有人经过分析讨论认为,在中国的体育课上,学生的平均心率以如下数字为宜:小学 120~130 次/分; 初中 130~140 次/分;高中(女)130~140 次/分,高中(男)130~150 次/分。在日本有人认为,中小学生体育课的平均心率以每分钟 130~170 次为宜每分钟 130 次以下属于小运动负荷。达到 170 次,学生就会感到非常疲劳。假如心率在 130 次以上的练习不到 1/3,就显得没有生气,假如占 1/2 ,学生就非常兴奋,学习情绪较高。 本文通过对《高一年级女生篮球模块运球单元第二课时——运球急停急起》教学过程的课堂实践中的课的密度和心率的分析,运用课堂实录、文献资料法、数理分析法等方法来探讨最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检查每节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讨论对象与方法:选择身体素养中等的一位女生作为被测对象,一人测密度,一人测脉搏,一人记录,三人合作进行。密度测定工具是秒表。测定从上课铃响到下课为止,将各项活动的时间全部记录下来。上课与开表,出现五项活动转换时即按暂停键,报告该项活动结束时间,再按返回正常走表状态,以此类推至下课。心率测定工具为秒表。测定方法:课前 2 分钟一次脉搏,课常是练习前后与定时 2 分钟测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次数 22 次,每次测定 10 秒。测定时尽量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与时登记入表,课后了解被测者学生的自我感觉。课堂实录与教学设计请详见附件 1 和附件 2。3.讨论结果与分析3.1 经过测量,得到本课课堂测量记录表如下:表 1 体育课一般课密度测量和心率测量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