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统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

传统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_第1页
传统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_第2页
传统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_第3页
传统文化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启示 摘要: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重点从慎独与知行合一、学而不厌与有教无类、安贫乐道与道义重于名利三方面论述了高校老师一定要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自觉传承先贤为师的道德法律规范,切实提高师德修为,实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关键词:新时代;传统文化;知行合一;安贫乐道 高素养的老师队伍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前提,也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教书育人,以德为首。高校老师是“理想信念的“传道人”,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老师在中国历来是一个被推崇的特别的职业,具有较高的道德要求。老师的师德人格与普遍意义上的道德人格不同,它把人格与师格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普通道德人格与职业人格的统一,加强师德建设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在师德修为方面,2500 多年前的孔子为中国老师树立了典范。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需要实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弘扬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引导高校老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使传统文化师德涵养成为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不竭源泉。 一、“慎独”与“知行合一” 2024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站在“为谁培育人”和“培育什么样的人”的高度,要求高校老师、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者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当中,坚持立德树人[2]。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者要把自己放在大学生“人生导师”的高度,不断提高认识,在道德修养上做出表率,增强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以理想信念引领学生,以道德情操感化学生,以扎实的学识服务学生,以仁爱之心关怀学生[3]。(一)关于“慎独”思想的三点借鉴“慎独”思想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慎独既包括独处时个人品德操守的谨慎与警醒,也包括一种谨慎治学的态度。“慎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高校老师个人修养与职业道德的和谐统一。“慎独”的思想对于师德有三点借鉴,一是“以心治身”,即加强自我修炼,努力追求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二是“反省”,老师应“一日三省吾身”,谨慎对待自己的言谈举止,时时避开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防止道义偏离。三是“格物致知”,《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就认为教育就在于“格物致知”,也就是要培育年轻人对社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森传品+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家传播文化教育的小店,资料丰富,随意挑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